寻找乔丹的接班人,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特殊事件。这一情形有些类似于1990年代中期,当NBA突然失去乔丹时,整个联盟陷入了一种巨大的真空状态,各队纷纷慌乱地寻求替代者。可以把这种情况比作小龙女刚离开杨过后,杨过四处寻找白衣女子,却意外找到了陆无双;或者像陈建斌在失去纯元之后,只能暂时寄情于甄嬛。
随着乔丹两次复出,球迷们逐渐接受了“迈克尔确实已不再”的现实,这种焦虑感也有所缓解。然而,“接班人”这一概念与打法并没有必然关系。在当年,不少打球风格和乔丹截然不同的希尔与便士,也曾被媒体捧为他的继承者。尽管科比的打法更贴近乔丹(这点连他本人都认可),但在科比成名之际,他却未能获得如同希尔或便士那样迅速被视为接班人的待遇。
回顾90年代中期,那场急迫的“寻找乔丹接班人”的行动,其背后的大局显而易见。在1980年代,以魔术师约翰逊和拉里·伯德拯救NBA是非常实际且明显:以收入来看,从1979年的最高工资六十多万美元到1992年伯德退役时涨至300万,可谓翻了五倍,这是商业价值最真实的体现。当1987年凯尔特人与湖人在总决赛中的对抗吸引2412万人观看,而前一年仅1443万观众收看凯尔特人与火箭之间较量,就足以证明双方魅力所在。
然而,在1994年的总决赛上,仅1725万人观看比赛,第七场甚至只有1690万,与之前相比相差甚远,让NBA深感危机。而就在这个时候,新秀格兰特·希尔横空出世。他身高203公分,是一位突破能力强、擅长传球的小前锋。虽然他的表现令人瞩目,但媒体依旧开始称其为“下一任麦克”,认为他将取代Jordan的位置。同样,被誉为拥有魔术师般技巧的新秀哈达维也遭遇类似命运,他们似乎都是病急乱投医下产生的人选。
Kobe Bryant作为湖人的第六人,在1998年的全明星投票中脱颖而出,并最终进入首发阵容,与老牌超级巨星Jordan交手。但此后讨论关于谁能够成为新的"Jordan"的话题反倒减弱,因为Kobe凭借自己独树一帜又极具个人特色的发展轨迹,使得大家意识到,无需刻意追寻所谓“继承”。
因此,可以说90年代初由于面临着对于未来的不安和恐惧,人们才会如此渴望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填补那个巨大缺口。不过时间向前推移,如今即使谈论起Michael Jordan,我们已经不再那么紧张焦虑——因为我们知道,会有人站出来继续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故事!